导航菜单
首页 >  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关于启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校赛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启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校赛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展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的平台,学校决定启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校赛相关工作。现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国赛”)主题为“我敢闯,我会创”,本届校内高教主赛道申报工作在国赛主题下,以“明德杯”冠名,举办2023年中国民航大学“明德杯”创新创业大赛(简称“校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教务处

承办单位: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承办单位主管领导:樊智勇

承办单位竞赛负责人:吴恩铭

协办单位:校团委、学工部、研究生院、科技处、科技园、国际处、校友与基金工作处

三、大赛开展形式

本次大赛采用“指标任务+自愿报名”形式开展,各有关单位按照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目标任务指标(见表1),安排专人组织本单位学生报名参赛。学校将适时通报各相关单位目标任务落实情况。鼓励各单位超额完成任务,也鼓励表内未列出单位积极申报。

表1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目标任务指标

序号

学院/职能部门名称

高教主赛道(大陆项目)报名指标

高教主赛道(港澳台项目、国际项目)报名指标

高教主赛道总合计

本科生组

研究生组

总数

其中初创组、成长组指标

1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58

47

105

5

105

2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119

44

163

10

163

3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75

20

95

6

95

4

航空工程学院

128

55

183

10

183

5

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

41

14

55

3

55

6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104

54

158

8

158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3

19

52

3

52

8

理学院

103

11

114

8

114

9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5

19

124

8

124

10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

58

9

67

5

67

11

外国语学院

47

8

55

4

55

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40

0

40

3

40

13

乘务学院

37

0

37

3

37

14

职业技术学院

38

0

38

3

38

15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63

0

63

5

63

16

飞行分校

54

0

54

4

54

17

科技园

30

0

30

7

30

18

宣传部

5

0

5

0

5

19

校友工作处

62

62

5

62

20

国际处、留学生管理办公室

0

0

0

0

50

50

合计

1200

300

1500

100

50

1550

四、大赛介绍

(一)参赛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二)参赛方式和要求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参赛条件要求见表2。

表2 大赛各组别参赛要求汇总表

参赛组别

参赛条件

本科生组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初创组

(1)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成长组

(1)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研究生组

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初创组

(1)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成长组

(1)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四)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往届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4.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5.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五、报名相关事宜

(一)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必须同时在国赛系统和校赛系统中完成报名和材料提交工作,两个系统均只需项目负责学生报名并添加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即可,国赛系统需团队成员完成“确认邀请”操作。

1.国赛系统报名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赛道选择“主赛道”。团队可在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2.校赛系统报名

(1)系统登录:参赛团队登录“中国民航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简称“双创实践平台”)门户,网址为:https://cxcy.cauc.edu.cn/index/,点击“学科竞赛项目”进入“学科竞赛系统”,如果在校园网环境中,可直接访问。如果在校园外环境,可通过WebVPN账号访问,点击中国民航大学主页右上角“校内门户”ꟷ“双创实践平台”ꟷ“学科竞赛项目”访问系统。学生操作手册进入系统首页后点击“下载中心”查看。

(2)学生报名要求:学生使用教务管理系统账号登录,选择“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产业命题赛道)-校赛”报名,注意务必按照系统要求在线更新完善准确的个人信息。

(二)报名材料

1.线上报名及资料上传

(1)国赛系统:项目团队需提交“项目计划书(小于20M)、项目答辩PPT(小于20M)、项目视频(小于200M,不超过1分钟,非必选)”等相关资料。

(2)校赛系统:项目团队需在校赛系统中报名并上传报名统计表(附件1),系统无需提交其他支撑材料。

国赛和校赛系统均需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完成线上报名和资料上传工作。

2.线下电子版材料提交

项目团队在两个系统均报名成功后,将报名统计表(附件1)、项目计划书、答辩PPT、项目视频(非必选)按要求命名打包提交到项目所在单位。命名要求:参赛组别-项目简称-学生负责人-联系电话-所在单位-第一指导教师-计划书/PPT/视频/统计表/打包资料。

3.加入QQ交流群

有意参赛同学加入QQ群,要求每个参赛项目组至少3人加入“2023年‘互联网+’校赛主赛道-明德杯”交流群(QQ群号码:1群665819238或2群271948818)便于大赛后期交流和信息核实。

六、时间安排

国赛系统和校赛系统报名开放时间:2023年5月29日;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6月9日晚20:00;

校赛网络评审时间:2023年6月中旬,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报名参赛项目分组别进行网络评审,确定晋级决赛项目;

路演答辩时间:2023年6月下旬,晋级项目以现场路演问答方式进行答辩,专家会评后确定获奖项目,并择优推荐至天津赛区;

省赛复赛时间:2023年8月中旬前;

国赛总决赛时间:2023年10月。

七、提交时间及要求

各有关单位填写大赛专人信息统计表(附件2)于5月26日下班前留言至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吴恩铭。

各单位专人负责收集项目组线下提交的材料并于6月9日晚上20:00前将项目材料排序汇总后以百度网盘

相关推荐: